openKylin亮相“RDI生态·北京创新论坛·2025”,共话RISC-V商业化破局
9月25日,备受瞩目的“RDI生态·北京创新论坛·2025”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作为国内首个以“推动RISC-V原型产品方案商用落地”为主旨的行业论坛,重点聚焦RISC-V垂直应用场景的商业化破局之道,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品方案和生态路径。
OpenAtom openKylin(简称 “openKylin”)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海河实验室基础软件部部长王文竹受邀参加圆桌论坛,同来自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深度数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软国际、北方算力、安凯微电子、东软、奕斯伟计算等产业链相关机构的资深人士,齐聚北京亦庄,以x86架构替代小型机的历史经验为参照,从三个核心维度系统探讨RISC-V发展路径:在生态构建方面,需将RISC-V的开放性与可定制性优势转化为统一标准和完善的软件生态,避免碎片化风险;在信任体系方面,应建立权威认证机制和成熟的上下游支持体系,跨越从“可用”到“敢用”的门槛;在新兴机遇方面,RISC-V应把握AIoT、边缘计算等范式变革窗口,发挥其模块化特性,抢占新兴领域架构定义权。
RISC-V作为新兴开放指令集架构,凭借开源、模块化和高可定制等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本届RDI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行动的集结。中国RISC-V产业已逐渐从单点探索的初期阶段,迈向以场景牵引、生态协同、标准先行的体系化推进新周期。openKylin社区成立初便致力于RISC-V生态建设,截止目前在RISC-V领域取得多项系统性突破:
技术平台层面构建了多架构同源编译的自动化平台,基于分布式集群完成超6万个RISC-V软件包的自动化编译分发;
系统构建方面累计发布10个版本,覆盖全球20余款主流RISC-V硬件平台,下载量突破20万次,并通过文件系统优化、自研UKUI-Lite轻量桌面和软硬件协同等维度提升体验;
软件生态实现关键突破——率先完成永中Office、钉钉、搜狗输入法和福昕等商用软件的原生移植,适配国产天津光电通打印机填补RISC-V商业打印驱动空白;率先适配openXR相关软件栈,并对Godot开源游戏引擎进行了深度优化,成功将openKylin AI子系统及各类主流AI模型完整部署至RISC-V版本,为架构从“可用”到“好用”提供核心支撑。
同时,openKylin与多家RISC-V硬件厂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以“共筑RISC-V生态底座”为核心目标,启动了统一RISC-V内核的工作,积极推进RISC-V AI软件栈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基于软硬件协同优化技术,充分释放各类RISC-V硬件平台AI算力,实现AI模型在openKylin系统上的高效运行。此外,openKylin社区在积极开展对RVA23标准的支持计划。目前已完成RVA23工具链的编译调试工作,正在逐步开展软件包的编译工作,并计划在2026年6月前完成RVA23的所有软件包编译工作,支持RVA23硬件平台的适配和使用。
openKylin社区始终坚持开源、开放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桌面操作系统开源根社区。在RISC-V架构领域的探索成果瞩目,后续也将与广大合作伙伴携手构筑RISC-V生态的坚实底座,为全球开源生态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